其他
所有和外在的相遇,都是和我们自己相遇
Est.2008
绽放·彩色亚麻生活品牌
﹏
如果你平静了一些的话,你就可以比较从容的从自己的身上分离出一双眼睛,一个人正在观看自己。当你这样看着自己的时候,请你去给自己一些评价,说说对自己的看法,你会听到一些什么样的声音呢?
提问1: 此刻,你对自己有一些什么样的评价、看法?
当我们开始接收到评判、比较、命令、要求时,我们开始关注自己哪里做的不够好,以及让外界所设置的标准衡量自己,于是有了限制与匮乏思维,然后开始打击自己,惩罚自己,不仅和自己的关系越来越无法友好、甚至心生不满,也会感到无力、压力、焦虑…
大部分时候我们对压力、焦虑习以为常,认为这就是现代生活的一部分,随即开始寻找让自己解压、摆脱无力和焦虑感的行为,比如食物、买东西、游戏、甚至酒精、药物上瘾……然而这些方式其实并无法让我们真正从压力和焦虑甚至抑郁中自由出来。
在这些答案中,你可以看到,当我们用批评、惩罚、打击的方式来对待自己的时候,我们和自己的关系所反映出的是一种支配关系、掌控关系,而不是朋友、伙伴关系。但我们也需要说一句,虽然我们和自身的关系是在童年时代所形成的,但这不代表我们不能够改变。而在我们看来,在我们通往伙伴关系的路上,非暴力沟通将能强有力地支持着我们从内至外的改变,而这个基础就是首先成为自己的好朋友。
提问3:带着这些话,你此刻身体的感受是怎样的?用形容词来描述你的感受。
请你找到一个形容词,请注意是形容词,来描述一下你身体的哪个部位现在的感受是怎样的?比如我感到自己的头皮这里有一些紧张,甚至有一点点的头痛,或者我感到我的腹部这里也有一些紧绷。
当我们开始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感受上,我们便从寻求外在的手段转移到了内在,去感受评判、比较、要求、奖惩的语言带来的能量和对我们内在所施加的影响。
然后你会发现感受这件事情,我们也很久没做了。我们的感受是我们生命体验的一部分,但社会观念、养育让我们和自己的感受渐行渐远。很少有人从小到大没有因为自己的感受而免于来自他人的批评,也很少有人能做到不因为自己的感受去批评自己,或者认为自己有某些感受是不对的。
在讲究一切都要“可控”的支配关系中,我们早早地学会了用隐藏感受、切断与感受的连结或者其他的防卫来取代自然地展露感受(也就是展现脆弱),我们内化了对于感受的批评,我们和自己的关系像敌人,我们在支配我们自己,而完全不是自己的朋友。
哲学家Alan Watts将感受比喻风,而我们是水手,而一个水手最关键的就是去学习如何与风同行。
提问4: 在这个感受背后是有什么样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呢?
当你看到这些感受后,感受会像风向标一样指引我们内在有哪些需要得到了满足,哪些需要没有得到满足。
比如你看到自己的伴侣和你一起吃饭的时候在刷手机,你随即有了不满,认为他不在乎你,责问他和手机结婚了吗?如果要去理解他的行为背后的感受、需要,那我们可以猜测他可能有些紧张,他想处理完工作,然后就能花之后的时间和你相处。或者他习惯性的用手机来转移自己的压力,也就是说他需要放松。
所以导致冲突的点在哪里呢?一个是我们所赋予的对错的概念,第二个就是我们所选择的满足需要的策略。也许对你来说吃饭是放松,而对他来说,看手机是放松,我们要调和这些冲突首先就需要理解自己的需要,理解自己的渴望。然后再去理解对方的需要,而不是去指责评判。
提问5:想像一下如果此时你身边陪伴着一个最爱你、最懂得你的人,你听到它此刻对你说的是什么呢?
如果此时你身边陪伴着一个最爱你最懂你的人,也许是一个真实的人,也许是你心中的神或者宇宙之爱,你听到他此刻对你说些什么呢。
当我对我最爱的人说我自己对自己的评判,告诉他我的感受以及背后的需要的时候,我能感觉到他只是在那里默默的抱着我,然后对我说“我爱你,我爱你”。
这背后可能就是你内心的一些深层需求,如果在这里你感受到一些触动的话,我们也邀请你可以继续的陪伴一会儿自己,在这个触动感动之下多呆一会儿。
没有对自己的爱,如何去爱身边的人呢?非暴力沟通就带领我们从自己出发,学习这门爱的语言。
刘轶老师是中国区唯一国际非暴力沟通中心认证培训师,这次我们邀请了她带领绽友从自己、孩子、伴侣三方出发,用非暴力沟通来和我们一起探索自己的内在,重新收获亲密关系的滋养。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们将继续分享《与孩子合作》和《与伴侣合作》,觉察和转化我们对亲密关系的相处。
在第1期正确看待自己和自己的关系后,第2期和第3期将直接切入我们最关心的与孩子、与伴侣的关系。感兴趣并且想要收听第一期完整分享的请在绽放公众号后台回复“非暴力沟通”,愿我们都了解学习这个生命的语言,成为更好的自己!